河北平泉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以来,立足平泉、辐射周边,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凝聚全国高端科研力量,围绕“建立政用产学研推”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打造创新型人才孵化平台、产业技术集成创新平台、成果转化推广平台,推进产业与文化融合开展科研工作,促进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
1.加强联合攻关,为产业发展增添了新动能。与国家食用菌改良中心实现资源共享,2018年以来,重点开展了食用菌生产菌种保存和种性维护技术体系建设项目,进行了种源维护菌种的试验示范、主栽品种的测试筛选、食用菌种业技术进步的推动等工作。特别是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科研团队一起,以平泉主栽种类香菇为代表,进行种源维护、一级种筛选和优良个体的超低温菌种保藏技术的研发,出菇实验表明每棒增产量15.3-25%,优质菇率提高22%,每棒增收0.9-1.8元,2020年,优质菇率提高了40%,单棒增收2-3元。两年来在平泉推广70万袋优质菌种,推动全市种菇农户实现节本增效,直接增收3000万元以上,为全市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源头上提供了保障。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全面推广,五年内平泉菌农可实现增收20亿元以上。
2.加强合作开发,为产业提供品种储备。与上海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及相关品种主产区合作开发。按照“做大做强主导品种,适度发展特色品,研发试验未来品种”的思路,引进香菇和黑木耳、滑子菇进行栽培试验示范,为产业发展进行品种技术储备。围绕种构建高效香菇周年生产模式开展了冬季香菇生产实验;在品种选育和储备上进行了13个香菇、3个滑子菇新品种选育、示范和滑子菇工厂化生产模式实验;围绕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香菇创新栽培料模式试验。获得专利技术7件,通过这些实验的开展为我市食用菌产业周年化生产、多品种栽培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3.加强良种良法标准化培训,为高产高效提供技术支撑。一是统一菌种生产技术和标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为全市120名菌种厂和生产大户开展了菌种保藏与维护技术交流会议,对全县18家菌种厂发放了维护过的二级种开展试验、示范工作,统一了菌种生产技术、规范了生产流程,在产业源头上保证了种源质量。二是开展良种良法创高效技术培训。对全市395户专业大户开展了良种良法技术培训,推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标准的一对一的技术服务工作。三是开展食用菌产业高素质农民的培育工作。对210名食用菌素质农民开展技术培训工作,特别是疫情期间充分发挥新媒体手段,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开通直播课堂,对推动复工复产,应用新技术发挥了作用,有45名高素质产业带头人发展产业不忘社会责任,为情防控捐款19200余元。
4.加强项目建设,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重点开展了香菇良种良繁育与推广项目、平泉市食用菌生产菌种保存和种性维护体系建设、研究院科研条件提升建设。这些项目的实施极大的提升平泉食用菌菌种标准化生产能力和科研水平,提升了冀北地区香菇优质菇率。仅良种良繁与推广项目,在种源上直接为产业农民当年节省资金40余万元,2021年农民实现增收2000万元以上。开展了研究院内涵建设项目,建设完善了食用菌母种实验室、深加工实验室、智能栽培试验室,完善了科研科普功能,为下一步打造国家食用菌菌种高地打下了软件和硬件基础。
5.加强博物馆建设,推动产业文化不断升级。中国平泉蘑菇博物馆以科学、历史、文化、产业发展为主题全面展示了中国菌业发展史,是目前国内131个食用菌系列专题馆中建筑面积较大,内容丰富的专题馆。做为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科普教育的平台,今年以来接待参观客人2000人次,有效的宣传了平泉食用菌产业。